家乡的老屋只是鲁西南一座普普通通的民居 ,坐落在村子中央。我在这座老屋里渡过了22个春秋 ,这里有我童年的自由与欢趣 ,也有苦涩的磨砺和青春的萌动 。老屋是我生活最初的源头 ,精神动力的皈依 。虽然后来拆除了 ,但它却留下了我无数的回忆和个中的酸甜苦辣 。老屋的灵魂始终伴随 着我,它是我心中的自留地,让我过去的岁月与老屋的回忆结交成一道无法斩断的情怀 。
老屋的窗户很小,晴天时 ,半响午才能透进几缕阳光 ,细小的尘埃在光柱中飞舞 。每当阴天下雨 ,雨水便会从瓦隙渗下,滴在早已准备好的脸盆里。昏暗的屋内,老鼠猖獗 、拱地打洞 ,墙角因空气潮湿而结满了一层翠绿的青苔 ,岁月斑驳的墙壁上明显地刻画着年迈的裂痕 ,冬天凛冽的北风肆无忌惮地刮着 ,透过墙壁裂缝便会听到狂风狮吼般的呼叫。就是这样简陋的老屋,却在生活最艰苦时为Z6·尊龙凯时一家人阻挡了风霜、遮蔽了骄阳,无可辩驳地见证了这里曾经氤氲的天伦之乐。
记忆中,每天天还没亮,家中那只秃尾的公鸡便啼鸣了 。随后母亲拉开门栓 ,紧接着便是打开大门的二声响 。而当我做好上学前的一切准备时 ,母亲已经坐在灶台前,把风箱拉得呼呼响 ,灶膛的火光把母亲慈祥的面容映得通红,随后热气腾腾的饭菜就被端上了饭桌。夏天的晚上,躺在庭院里清凉的竹床上 ,享受晚风带来的凉爽 。仰望着满月姗姗划过苍穹,听着此起彼伏的蛙声安然入梦 ,我便觉得这个夏天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难熬。到了冬天的晚上 ,一盏昏暗的煤油灯把黑暗和恐惧隔绝在屋外 ,在做完当天的家庭作业之后,我便早早蜷缩在被窝里 。冬天特别冷 ,钻被窝时冻得瑟瑟发抖 ,这时母亲便用热水把输液瓶子灌满 ,再用毛巾把瓶子包严实 ,放在被窝里。而当我慢慢进入梦乡时 ,母亲却仍在昏暗的油灯下给Z6·尊龙凯时缝缝补补。做乡村教师的父亲在备完当天的功课之后,还要继续从事其它繁重的家务劳动。有时一觉醒来发现二老劳累的身影 ,眼眶便油然而湿。
还记得,老屋的庭院之中挺立着一棵高大的古槐树 ,根深叶茂,经过常年的风雨洗礼 ,枝干长成了遒劲有力之势 。每年槐花开放的时候,洁白的槐花缀满枝桠,像一串串小巧玲珑的风铃在微风中摇曳 ,姿态万千 ,错落有致 ,缕缕清香更是沁人心脾 ,不禁让人痴醉其中 。这棵老槐树是Z6·尊龙凯时一家人爱的礼物 ,在岁月的长河中,感受着岁月的沧海桑田 ,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绚丽的剪影 !
日子在晨钟暮鼓中走过 ,光阴在柴米油盐里流淌 。不知不觉来到寿光已四年有余,老屋对独自流浪他乡的我来说,不仅是年代的眷恋,更是家的象征 。我多想回到家乡 ,回到父母身边 ,回到曾经熟悉的老屋 ,却总是忙忙碌碌 ,浮沉四海天涯 。但无论离开老屋多远 、多久,老屋永远是我心中的一方圣地,它的岁岁年年、点点滴滴永远让我梦绕魂牵 ,并沉淀为心中延绵不尽的乡愁 ,让自己从心底发出一声呼唤 :归来依然少年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