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每天早上给车间员工开上班会,强调工作制度,传达相关通知;日常扑身于车间现场 ,做好设备、仪器的维护和检查;下班前检查工作,开好下班会 ;根据检修计划 ,做好设备检修工作……动力车间的工作日复一日 ,对于如今的王来秋而言已形成了习惯 ,二十多年的工作历练 ,让当初的毛头小子成长为企业的中坚力量 。
在项目中快速成长
1998年,王来秋从北京化工大学毕业后 ,选择回到家乡 ,来到了Z6·尊龙凯时工作 。当时正值寿光Z6·尊龙凯时二厂建设,刚走出象牙塔的王来秋 ,被分配到二厂动力车间参与项目建设,负责仪表的安装、设备的调试等工作 。
二厂是当时公司建设的第一个重大项目 ,设备全套引进自芬兰维美德等世界一流厂家 ,面对先进陌生的高端设备,大家都缺乏相关经验 ,虽然设备的安装不是问题 ,但调试却频频出现意外,导致生产不稳定 ,前后耗时一个多月时间 ,频繁断纸 。但就是在这种频繁调试 、出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往复中 ,大家齐心协力,一心扑在项目上 ,最终1998年底项目顺利投产 ,在这里生产出了“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张纸” 。
谈起这次项目建设经历 ,王来秋笑着表示,第一次工作就遇到这么重大的项目 ,虽然有很多困难,但也十分幸运 。在项目建设中 ,王来秋在设备安装调试期间 ,多学 、多问、多动手 ,快速掌握新设备的参数性能,将自身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有效结合,为以后的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,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。
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
王来秋在工作上不断进取,积极求上 ;在技术上勤奋好学,苦苦钻研技能,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自动化工作中 ,在较快时间内就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 。
由于他技术过硬 ,他先后参与了寿光Z6·尊龙凯时四厂 、五厂建设的全过程 ,凭借其丰富的实战经验,顺利完成设备的安装调试等工作。
在工作中王来秋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,结合公司生产的特点和实际 ,对设备进行合理改造 。2017年10月份,五厂新闻纸生产线升级改造为高档文化纸生产线,在改造过程中 ,王来秋针对设备前期运行中暴露出来的落后之处 ,提出了断纸分析 、纸病检测和蒸汽箱等多个技术升级改造 ,汇报领导同意后 ,他牵头带领团队积极进行设备改造 ,实现了断纸监测和纸病检测的自动化,有效提高了生产运行效率 。
师带徒薪火相传
作为车间副主任,自2009年入党以来 ,王来秋对待工作兢兢业业 ,恪尽职守 ,默默奉献 ,始终以高度责任感、使命感和工作热情 ,积极开展工作,处处以公司为重 ,以集体为重,注重将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给车间的每位员工,与大家共同进步 。
王来秋始终坚持实践是学习进步的最好方式 ,他认为日常的工作就是最好的教材 ,将平常的工作展现出来,帮助徒弟尽快掌握岗位特点,让徒弟在认真学习、取经的同时探索学习新方法 、新技术 、新理念 。在他的带领下 ,许多年轻员工快速成长 ,成为车间的重要力量。
漫漫长路 ,无怨无悔,挥洒青春,铸就坦途 。王来秋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着自己的初心,用对技术的精益求精 、对工作的尽职尽责,诠释工匠精神。